“讲述千年孔府菜和传承人的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项目、六集纪录片《食礼传家》,将于2017年4月5-7日、10-12日每天16:10分在山东电视影视频道播出。
纪录片《食礼传家》历时三年拍摄制作,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解读孔子饮食观点,儒家食礼文化,系统挖掘整理历代衍圣公府(孔府)饮食生活,府内厨作制度与宴事管理的文献类纪录片。
六集主题分别为:
圣门寻芳、府厨往事、饮和食德、华筵广张、食礼在鲁、鼎鼐春秋。影视频道播出版每集25分钟,纪录片人老李任该片总编导。
2015年10月,中国衍圣公府饮食文化启动向联合国“申遗”程序。该片在拍摄制作过程中,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府菜烹饪技艺”以及传承人、名家、名厨,名品,收集整理并建立了有史以来极具史料价值,内容详实的文献类图文及视频资料库。对助力千年孔府菜向联合国“申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将发挥重要作用!
食不厌精享大味至真,脍不厌细赏中和之美。
可以这样说,该片系国内首部完整地、系统地展现儒家饮食文化传承发展之精髓、之内涵的纪录片作品,也是围绕该选题节目体量最大,涵盖内容最丰富,权威解读千年孔膳和传承人集大成者。尤其片中许多珍贵影像资料和重要史学观点,将传递出业界权威的声音,填补近百年来该领域影视记录方面的空白,并在鲁菜文化发展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片完成后,山东电视影视频道和曲阜师范大学在曲阜联合举行了首发仪式和儒家食礼文化主题研讨。
谈到创作历程,山东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副总监苑书凤介绍,近年来影视频道专注打造精品工程,鼓励支持纪录片创作,推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栏目和作品。纪录片《食礼传家》2014年开始启动,项目成员有担当,有情怀,克服了资金短缺等困难进行艺术创作。他们集拍摄、编辑、制片、工作协调于一身,消化并承担了大量拍摄制作成本,保证了项目正常运行。
研讨会上,孔子博物院孔府文物档案馆馆长、孔子第七十五代孙孔祥胜先生认为,在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里,儒家食礼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人们乐于接受,容易付诸行动的一种文化传播。历史上“食礼在鲁,鲁人重礼”,通过历代孔府饮食生活、中华食礼文化这一传播形式,可以形象解读孔子观点,让更多的人走进孔子,更好的理解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髓。
本片视频涵盖的主要历史事件:
1982年山东商业厅启动的传统孔府菜抢救挖掘行动;
1984年为尚存末代孔府厨师拍摄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
改革开放初期府菜传人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表演推广孔府菜;
1987年山东省第一届鲁菜大奖赛盛况;
2010年孔府宴代表山东鲁菜进驻上海世博会;
2014年中国鲁菜、孔府菜代表团走进美国、墨西哥孔子学院;
2015年中国孔子饮食文化世界行35周年庆典;
2015年国内首次汉代食礼复原体验;
2015年在曲阜召开的以儒家食礼为主题的亚洲食学论坛;
中国衍圣公府饮食文化向联合国“申遗”启动仪式;
中外食学界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主题祭孔活动以及每年10月曲阜祭孔大典盛况等等,其历史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相关链接:《让世界感知中国味道》
2017开年伊始,6集文献纪录片《食礼传家》在中华美食频道播出后,应国家广电总局邀请和系列片《食在中国、玩在中国》一起,参加了在印度孟买举办的第一届GCB
国际影视内容交易展,并以此为契机,为下一步打开印度及南亚地区的节目市场打下基础。中国驻孟买副总领事、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出席了会议。“让世界感知中国儒家味道”!中华美食频道展团举办的节目推介会上座无虚席,6集纪录片《食礼传家》受到当地传媒企业和同行的关注。
纪录片人老李简介:
山东广播电视台栏目主编,大型纪录片《天下鲁菜》总导演、项目执行人,6集纪录片《食礼传家》总编导、出品人。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儒家饮食文化研究学者,山东省烹饪协会常务理事。《今日头条-天下鲁菜》专栏主编。
代表作品有:纪录片《孔林随想》 、《芦山·记忆》 、《采蒲人》、《糊粥世家》等,分别获中国广播电视百家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人文中国”年度奖,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二等奖、第22届中国纪录片短片好作品奖,2015亚洲饮食文化交流影视作品一等奖。
